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蘇州大學實現微型核電池轉換效率近8000倍提升
2024年10月14日 15:04:32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5930

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于“內置能量轉換器”的錒系微型核電池結構設計理念,通過將錒系元素與發光鑭系元素的分子層級耦合,實現了放射性核素衰變能到光能轉換效率近8000倍的提升
【化工儀器網 項目成果】微型核電池是一種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變能轉換為電能的裝置,特別適用于傳統電池難以勝任或面臨挑戰的應用場景,如遙感設備、醫療植入物和太空探索等領域。放射性同位素衰變不受外界環境如溫度、壓力和磁場的影響,因此微型核電池能夠提供持久且可靠的能源。然而,傳統微型核電池構型中存在嚴重的自吸收效應,阻礙了高效的能量轉換,尤其是針對具有超長半衰期和高達兆電子伏特α衰變能的錒系核素。
蘇州大學放射醫學與輻射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王殳凹、王亞星團隊聯合蘇州大學納米科學技術學院、西安高新技術研究所、西北核技術研究所、湘潭大學等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于“內置能量轉換器”的錒系微型核電池結構設計理念,通過將錒系元素與發光鑭系元素的分子層級耦合,實現了放射性核素衰變能到光能轉換效率近8000倍的提升,并組裝了目前已知效率最高的輻光伏核電池。
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基于“內置能量轉換器”的錒系微型核電池架構,即通過錒系元素與發光鑭系元素的分子層級耦合,構建一個內置的能量轉換器。這一創新設計通過將錒系核素243Am摻雜到發光鑭系(Tb3+)元素配位聚合物中,實現了放射性核素與能量轉換單元的緊密耦合,從而顯著提高了能量轉換效率。
實驗結果顯示,在僅使用不到10 µCi的243Am情況下,內置能量轉換器中觀測到了錒系核素內輻照誘導的自發光現象。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從衰變能到自發光的能量轉化效率比傳統結構提高了近8000倍。通過將這一內置能量轉換器與光伏電池相結合,成功將自發光轉化為電力輸出,得到了一種新型微型輻光伏核電池。
這種新型核電池的總能量轉換效率達到了文獻報道最高的0.889%,單位活度功率為139μW?Ci-1,遠遠優于之前的設計。這一成果不僅展示了高效能量轉換的可能性,也為錒系核素在非核燃料循環領域的資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此外,這一成果還為核廢料的資源化利用開辟了新途徑。核廢料中的錒系核素是長期放射性的主要源頭,通過將其轉化為微型核電池中的能源,不僅減少了放射性廢物的處理壓力,還實現了廢物的有效利用。
相關研究成果Micronuclear battery based on a coalescent energy transducer于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nature)。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科學報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西北師范大學科研團隊聯合無錫貝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國內首款C-14核電池——“燭龍一號”工程樣機。2025-03-17 13:13:58
-
總產值超1.2萬億!2024年全國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2024年我國鋰電池總產量1170GWh,同比增長24%,行業總產值超過1.2萬億元。2025-02-28 10:18:13 -
目前固態電池的主要發展方向是以硫化物電解質為主體電解質匹配高鎳三元正極和硅碳負極的技術路線。性能目標是能量密度400瓦時/公斤、循...2025-02-24 13:43:57
-
浙江白馬湖實驗室與蘇州大學聯合團隊研發的小面積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態效率達到26.81%,刷新了世界紀錄。2025-02-19 13:22:06
-
近日,為加速推動新型儲能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25-02-18 11:28:57
-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邵明教授、張新亮教授團隊成功實現了兼具優異的機械柔韌性和高光電轉換效率的可拉伸太陽能電池,為可穿戴...2025-02-12 11:16:28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