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治理面積達62萬平方公里 我國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喜人
2024年09月24日 11:08:42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4968

隨著大規模江河湖庫治理、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我國水土流失面積持續下降,水土保持率持續提升,河湖生態持續改善,水土保持措施年均減少土壤流失16億噸。十年來,全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62萬平方公里。在水土流失治理上獲得了顯著的成效。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水土流失指由于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雨水不能就地消納,順勢下流,沖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時流失的現象。水土流失會直接影響土地資源,導致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并且會加劇水旱災害出現的風險,破壞生物的多樣性。也正因如此,水土流失狀況是反映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的綜合性指標,而治理水土流失則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工程之一。
根據科技日報近日公開的消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開展大規模江河湖庫治理、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保護。隨著大規模江河湖庫治理、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我國水土流失面積持續下降,水土保持率持續提升,河湖生態持續改善,水土保持措施年均減少土壤流失16億噸。十年來,全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62萬平方公里。在水土流失治理上獲得了顯著的成效。
當然,這一成果背后離不開政策支持以及各個部門的努力。首先在政策方面,我國近十年來圍繞水土流失問題,制定了多項政策,其中包括了指導意見,并且許多都細化到了具體工作安排。
以2023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例。
意見中就明確的給出了“堅持生態優先、保護為要”“堅持問題導向、保障民生”“堅持系統治理、綜合施策”“堅持改革創新、激發活力”的四項基本工作要求,以及“到2025年全國水土保持率達到73%;到2035年系統完備、協同高效的水土保持體制機制全面形成,人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重點地區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全國水土保持率達到75%”的主要目標。并且意見還從“全面加強水土流失預防保護”“依法嚴格人為水土流失監管”“加快推進水土流失重點治理”“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四方面,明確了具體工作要求,為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提供了基本支持。
而在具體落實方面,各個部門也制定了具體的工作安排。以水利部辦公廳發布的《2024年水土保持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為例。
工作要點中細化了水土流失的各項工作要求及具體工作內容安排,包括“劃定水土保持重點區域”“強化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全過程監管”“常態化開展水土保持遙感監管”“依法查處水土保持違法違規行為”“加快水土流失重點治理”“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加強水土保持監測與信息化應用”“拓寬水土保持投入路徑”“加強科技創新和宣傳”,從不同的環節穩定的推進水土保持工作高質量發展。
此外,在整個治理過程中,科技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像是在常態化監測過程中,衛星遙感技術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這又與我國近年來不斷完善的衛星監測網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當然,未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還將持續推進,其中黃土高原的治理將會是未來的一個重要課題方向。像在近日舉辦的泥沙與土壤侵蝕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就圍繞黃土高原未來的植被建設,提出“以水定植、合理配置、科學管理”的意見。
總而言之“62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體現了現階段我國在水土治理方面的成功,但是整個工程依舊任重而道遠。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3月31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胡斯勒圖研究員、石崇研究員等聯合國內外多家機構的科研團隊共同牽...2025-04-02 13:05:33
-
3月26日,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司長蔣火華在生態環境部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再次強調對監測數據質量問題的重視。2025-04-02 11:09:33
-
2025年3月23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24年度“中國十大氣象科技進展”。2025-03-24 11:27:14
-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現開展2025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我學會作為省級環境科學學會可提名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2025-03-21 13:27:03
-
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第一批石化、電力、鋼鐵、建材行業環保設施開放單位名單及第五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開放單位名單。2025-03-21 11:15:25
-
為深入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落實《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要求,加快完善全國生態質量監測網絡...2025-03-16 00:28:17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